轉自奇摩新聞
紅眼症疫情擴大,全省病例數目持續增加,台北市目前有497人感染,但疫情持續不斷擴大,衛生局預估,台北市可能出現4萬人以上的感染數字,教育局也發文緊急通知學校,如果全班嚴重交叉感染,不排除停課。
揉揉眼睛,腸病毒克沙奇A24型搗蛋,讓小朋友眼睛紅通通,教育局趕忙發出警戒。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初步我們發現有497個學生感染,我們所謂結膜炎,那病況和疫情還會持續再擴大,所以市政府已經在昨天下午,市長已經到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醫院去巡視防範措施。」
做好最壞打算,因為全台灣的紅眼症病例持續向上攀升,發源地基隆還有2271病例,嘉義也出現1017個紅眼症病例,鄰近的雲林也遭殃,914人染病,台北市病例數字也在2周內成長19倍,497人染病。
吳清基:「如果在班級裡面擴大,那麼群聚擴散的現象,當然這個班就會停課,停課是最大措施,染病4萬人,是衛生局最大的一個估計。」 染病小朋友可以不上體育游泳課,如果全班出現集體感染,嚴重可能全班停課,緊急措施,就怕這病毒交叉感染,一發不可收拾。
======================================================================
蔓延至南台灣
從基隆開始發生的紅眼症,現在也流行到了南台灣,高雄市各醫院的統計最近一個禮拜就增加了九百例紅眼症患者。高雄市衛生局提醒:紅眼症全部病程約需二到三個星期,期間要特別注意清潔,尤其是手部衛生,以防再傳染給別人。(林憲源報導)
高雄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向高雄市各眼科醫院診所查詢結果顯示:高雄市近一週相關紅眼症病患約800到900人,眼科醫師表示較平日有增加之現象。
為因應紅眼症疫情,高雄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成立「紅眼症疫情防治工作小組」加強紅眼症之防治外,並設立「紅眼症防治諮詢專線07-2514113」,提供民眾衛教,需要時協調眼科醫師於市立醫院,加開眼科門診診次等各項防治策略,另與教育局密切連繫,掌握學校疫情,防阻校園與社區疫情交互傳染,以有效掌控紅眼症疫情。
紅眼症為流行性角結膜炎的俗稱,一般多由腺病毒及腸病毒如克沙奇A24型所引起之急性感染,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以夏秋交接季節較常見,往往引發流行,又稱為流行性角結膜炎。
病患往往有接觸史,5-12天潛伏期後發病,症狀包括:自覺眼睛刺痛、灼熱、怕光、易流淚、異物感、霧視、眼結膜因充血而呈鮮紅色,有時會有結膜下出血,眼睛產生大量黏性分泌物,少部分人會出現耳前淋巴結腫大、壓痛。通常症狀於4~5天達到高峰期,之後漸漸消退,全部病程約於二至三星期後痊癒。傳染方式直接接觸病人的眼睛分泌物,或間接接觸,即接觸污染環境表面或器具如毛巾、臉盆、水龍頭、門把等後又碰觸自己的眼睛,所以手部衛生最重要。
紅眼症可傳染期為症狀發生前1-2天至症狀出現後14天。預防方法:
注意雙手清潔,常用肥皂洗手,確實按照「濕搓沖捧擦」洗手。不要用手去揉眼睛,必要時用乾淨毛巾、小棉棒或衛生紙擦拭,不要共用毛巾。
患紅眼症時應請眼科醫師診治及追蹤病情,病狀一般可在三至五天後逐漸緩和,病童宜盡量在家中休息,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注意處理眼睛分泌物,常用肥皂洗手,避免傳染給他人。家長幫病童點眼藥前後亦要確實洗手以避免傳染。
=======================================================================
讓我一個早上就看了五個紅眼睛小朋友。
這波疫情我看真的會越演越烈啊~~
大家不要去游泳囉...
記得多洗手不要亂摸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