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以前是個小漁邨,澳門的名字源於漁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國女神──天後,她又名娘媽,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這樣大家有理解嗎???
網路上另外有笑話版本,
不過要懂廣東話的人才看的懂吧?
請大家自行翻閱~
第一天的日記其實還沒結束,
因為相片多了點,分成兩篇寫。
一家有名的「義順牛奶公司」,
在澳門香港都有很多分店,
上回在香港沒時間吃,
這回來到澳門終於被我喝到他們的牛奶!
就在議事前地廣場這邊有一家,
滿多人的,可能因為大家晒完太陽以後都會口渴,
不小心就走進去喝杯牛奶吧?
照樣的,用喊的點餐。
不過我們不懂廣東話,喊的不夠大聲,
只好請人過來點菜咧。





吃飽喝足以後,
有力氣繼續走咧,
我們下一個目標是:大三巴!
其實我在來澳門以前,一點都沒有研究澳門,
只聽過「大三巴是很有名的古蹟,一定要去喔!」
就這樣而已,
因此25項古蹟裡頭,
我最憧憬的就只有這個,很膚淺吧?哈!
沿途上經過很多熱鬧地方,
還有很有名的「恒友魚蛋」、「減蛋金錢餅」,
礙於剛剛在牛奶店實在吃多了點,
沒有肚子可以容納魚蛋和金錢餅,
只好忍痛捨棄了美食!
(這樣才有再來一次的理由咩~)
走著走著,來到「玫瑰堂」,
此建築物於1587年建造,
為迪明會士(多名我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
教堂當初用木板搭建,
華人稱之為「板樟廟」,
因為該教堂供奉玫瑰聖母,故又稱「玫瑰堂」。
教堂的祭壇為巴洛克建築風格,非常典雅精緻,
每年5月13日大約六點舉行彌撒,
約六點半舉行花地瑪聖母巡遊活動至主教山。



接著經過了「盧家大院」,
盧家大屋(Casa de Lou Kau)又稱金玉堂,
位於大堂巷七號,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
是澳門二十世紀初商人盧華紹(盧九)住宅(其私家花園盧廉若公園為澳門名勝之一),
現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
現由文化局管理修復,部份已對外開放。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jul/12/life/travel-2.htm
有興趣的可以可議看上面的連結文章。
在裡面可以看到當年有錢人的房子都是這麼的古典,
拍照起來非常有復古風,
當然囉,如果我們女生有旗袍穿,那就更愜意了!








慢慢走著,
一下子就到了著名的「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正式名稱為聖保羅大教堂遺址,
(葡萄牙文: 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
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
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
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
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在這邊晃晃、拍照以後,
慢慢又走向「大砲台」,
只是天色已晚,
加上大砲台上面到處都是情侶們,
我們加緊了腳步趕快到靜怡他們的飯店,
商量下一步的進度。
在飯店休息片刻以後,
我們決定搭公車前往媽閣的「海灣」餐廳一嚐葡萄牙風味餐,
於是快樂的出發搭了公車,
沒想到...
第一班公車我們上去以後,
才知道搭錯方向,
幸虧司機問我們要去哪裡,
我們才「機警」的下去換車。
雖然歷經一番辛苦,
我們依舊順利的到達「海灣」餐廳!
只是點菜的時候又費了一番辛苦,
當地很多不同膚色的服務生,
會講的語言僅只於廣東話(廢話),
所以我們要點餐的時候,
他們還要去找一個會中文的人來,
介紹餐點的時候我們也有點不是很懂啦~
因此亂點了幾樣,開心的填飽肚子。



接下來是夜晚的重點,
那就是「賭」!!!
說到來澳門,不到賭場見識一下,
有點對不起自己和良心,
因此選了一家賭場,
就是那隻澳門每個角落到處看的到的「雞毛毯子」,
新葡京娛樂場進攻!!




但是進去之後,
我們立刻發現自己的渺小。
最低的一注為100澳幣(x4.5),
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有一堆的代幣,
只有我們兩手空空,帶了相機,
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但要會賭博也不簡單,
除了簡單的賭骰子、大小以外,
還有厲害的撲克牌、百家樂、加勒比海...等等遊戲,
最困難的竟然是吃角子老虎,
因為種類太多,遊戲規則我們看不懂,
請人來講解以後也很不懂,
所以呢,
姑娘我換了500澳幣,
在短短的1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內,
就全部「捐」給新葡京了。
難怪新葡京在2007年年底,
開幕一年的時間以內,就說:
「我們已經把蓋賭場和酒店的錢給賺回來了」。
實在太好賺了啊!!!
不過新葡京那財大氣粗的建築物,
在夜裡依舊閃亮不已,
尤其她有自己的彩色變換燈,幾乎每一秒都不同,
令人流連忘返,看了很久,
還是想繼續看。


第一天的行程大抵就這樣,
因為隔天要去參加婚禮、迎娶,
不好意思太大的黑眼圈,
趕緊回飯店、拍一些閃亮的酒店電梯照片以後,
就睡覺咧。





隔天就是雅鳴的世紀婚禮咧~~
這樣大家有理解嗎???
網路上另外有笑話版本,
不過要懂廣東話的人才看的懂吧?
請大家自行翻閱~
第一天的日記其實還沒結束,
因為相片多了點,分成兩篇寫。
一家有名的「義順牛奶公司」,
在澳門香港都有很多分店,
上回在香港沒時間吃,
這回來到澳門終於被我喝到他們的牛奶!
就在議事前地廣場這邊有一家,
滿多人的,可能因為大家晒完太陽以後都會口渴,
不小心就走進去喝杯牛奶吧?
照樣的,用喊的點餐。
不過我們不懂廣東話,喊的不夠大聲,
只好請人過來點菜咧。





吃飽喝足以後,
有力氣繼續走咧,
我們下一個目標是:大三巴!
其實我在來澳門以前,一點都沒有研究澳門,
只聽過「大三巴是很有名的古蹟,一定要去喔!」
就這樣而已,
因此25項古蹟裡頭,
我最憧憬的就只有這個,很膚淺吧?哈!
沿途上經過很多熱鬧地方,
還有很有名的「恒友魚蛋」、「減蛋金錢餅」,
礙於剛剛在牛奶店實在吃多了點,
沒有肚子可以容納魚蛋和金錢餅,
只好忍痛捨棄了美食!
(這樣才有再來一次的理由咩~)
走著走著,來到「玫瑰堂」,
此建築物於1587年建造,
為迪明會士(多名我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
教堂當初用木板搭建,
華人稱之為「板樟廟」,
因為該教堂供奉玫瑰聖母,故又稱「玫瑰堂」。
教堂的祭壇為巴洛克建築風格,非常典雅精緻,
每年5月13日大約六點舉行彌撒,
約六點半舉行花地瑪聖母巡遊活動至主教山。



接著經過了「盧家大院」,
盧家大屋(Casa de Lou Kau)又稱金玉堂,
位於大堂巷七號,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
是澳門二十世紀初商人盧華紹(盧九)住宅(其私家花園盧廉若公園為澳門名勝之一),
現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
現由文化局管理修復,部份已對外開放。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jul/12/life/travel-2.htm
有興趣的可以可議看上面的連結文章。
在裡面可以看到當年有錢人的房子都是這麼的古典,
拍照起來非常有復古風,
當然囉,如果我們女生有旗袍穿,那就更愜意了!








慢慢走著,
一下子就到了著名的「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正式名稱為聖保羅大教堂遺址,
(葡萄牙文: 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
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
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
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
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在這邊晃晃、拍照以後,
慢慢又走向「大砲台」,
只是天色已晚,
加上大砲台上面到處都是情侶們,
我們加緊了腳步趕快到靜怡他們的飯店,
商量下一步的進度。
在飯店休息片刻以後,
我們決定搭公車前往媽閣的「海灣」餐廳一嚐葡萄牙風味餐,
於是快樂的出發搭了公車,
沒想到...
第一班公車我們上去以後,
才知道搭錯方向,

幸虧司機問我們要去哪裡,
我們才「機警」的下去換車。
雖然歷經一番辛苦,
我們依舊順利的到達「海灣」餐廳!
只是點菜的時候又費了一番辛苦,
當地很多不同膚色的服務生,
會講的語言僅只於廣東話(廢話),
所以我們要點餐的時候,
他們還要去找一個會中文的人來,
介紹餐點的時候我們也有點不是很懂啦~
因此亂點了幾樣,開心的填飽肚子。



接下來是夜晚的重點,
那就是「賭」!!!
說到來澳門,不到賭場見識一下,
有點對不起自己和良心,
因此選了一家賭場,
就是那隻澳門每個角落到處看的到的「雞毛毯子」,
新葡京娛樂場進攻!!




但是進去之後,
我們立刻發現自己的渺小。
最低的一注為100澳幣(x4.5),
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有一堆的代幣,
只有我們兩手空空,帶了相機,
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但要會賭博也不簡單,
除了簡單的賭骰子、大小以外,
還有厲害的撲克牌、百家樂、加勒比海...等等遊戲,
最困難的竟然是吃角子老虎,
因為種類太多,遊戲規則我們看不懂,
請人來講解以後也很不懂,
所以呢,
姑娘我換了500澳幣,
在短短的1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內,
就全部「捐」給新葡京了。
難怪新葡京在2007年年底,
開幕一年的時間以內,就說:
「我們已經把蓋賭場和酒店的錢給賺回來了」。
實在太好賺了啊!!!
不過新葡京那財大氣粗的建築物,
在夜裡依舊閃亮不已,
尤其她有自己的彩色變換燈,幾乎每一秒都不同,
令人流連忘返,看了很久,
還是想繼續看。


第一天的行程大抵就這樣,
因為隔天要去參加婚禮、迎娶,
不好意思太大的黑眼圈,
趕緊回飯店、拍一些閃亮的酒店電梯照片以後,
就睡覺咧。





隔天就是雅鳴的世紀婚禮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