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2011 夏末 台南散步





這一天再度挑了一家午後喝茶店,
雖說想喝茶,
不過其實過程千轉百折,
最後選定這家由倫敦男孩網誌中雀屏中選的店家,
PIANO PIANO,
也是台南老屋改裝,
非常有特色。

PIANO PIANO 慢慢來咖啡

地址:台南市府前路一段342巷19號

電話:06-2227579

時間:9:00-17:00(週二公休)



這家店可是令人一見鍾情啊!
一看到他的外觀,
真的令人愛不釋手。
雖然躲在巷子中,
但是格局方正、L形的老屋子,
有個小小的庭園,
自成一格,
令人不愛也難。


位於西門圓環巷子裡的小天地


門牌




進入店中,
兩位美麗的店員引導我們入座,
牆上留有相當多的照片,
還有當初房屋施工的前後對照圖,
很有巧思。


其實會一直寫他的好,
另一個重點,
就是...
他的下午茶點真的非常好吃!
我點了鮪魚沙拉鬆餅,
那鬆餅外脆內軟,
吃了真的很想再吃。


超推薦的下午茶點


當然美食當前,
我們還是有美女外拍小日記。


Cloudia

FAdima

吃飽喝足之後,
轉戰台南大學,
古蹟外拍大作戰去了。

FAdima

Cloudia

Cloudia

FAdima and LuLu









開心的午後時光。


其他照片請見相簿

2011 SEP 夏末 台南漫步




夏季尾聲,
來到了正興街的IORI嘗鮮。

依舊是美女作伴,
品嘗下午茶。

然而IORI以茶點著稱,
卻沒有真正引人入勝的點心,
至少在我這個挑剔的舌頭中,
留不下甚麼深刻的滋味。


阿薩姆紅茶

美麗的杯盤 茶壺

手做餅乾 很甜

聽說鬆餅還可以品嘗 但價格偏高

復古味的名片夾
下午兩點開門 一開門就很忙碌的櫃檯

IORI TEA HOUSE
電話:06-2216371
地址:台南市正興街76號對面
營業時間:14:00~21:30 (每周三公休)

當天有點多人,
因此照片品質不佳,
想一窺究竟的人,
可以拜見MORRIS網誌

當然還是美女相片重要一點 (呵)。

FAdima

Cloudia

FAdima


接下來到了吳園進行我們的小外拍。

吳園是以前的公會堂,
聽說是舊時代的台灣四大名園之一,
現在已經是台南市的「吳園藝文中心」。
介紹可以詳見吳園藝文中心網頁

Cloudia



MeiMei




午後台南漫步,
常常有快樂以及滿足的心情。

其他照片請見相簿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新聞] 人間異語:善因成惡果 醫師誰同情


人間異語:善因成惡果 醫師誰同情 (轉自蘋果日報)




Q:身為醫師,你怎麼看台大這次疏失?
A:開刀一定有規章,比如病人要剖腹產,就要確定她有沒有生過小孩?有沒有高血壓、B肝、C肝、梅毒、愛滋等?病人所有檢查,主刀醫師都要check,然後簽名,才可以開。這次台大說用電話講,可是電話沒憑證,我想協調師那天聯絡這麼多事,也累了。檢驗員知道結果應該也了解茲事體大,一定要清楚、反覆報告對方「捐贈者HIV帶原!不能開!」這次完全是疏忽。

Q:有人說,台大螺絲鬆了?

A:坦白講,台大的技術經驗跟團隊救了很多人。但醫師會把細節交給下面代勞,他們認為,這些行政程序下面做就好,他就負責把刀開好。下面人則認為,這個電話通知就ok,其實每件事一定要白紙黑字寫清楚。像柯文哲醫師設立移植規章,病人過往病歷、捐贈原因、血型及受捐者狀況,一定要有兩份,再怎麼趕,醫師都要平心靜氣坐下來看一下,check後才可以開,只靠協調師或護士做總結是不對的。這是個悲劇,受捐者因合併使用抗排斥藥,感染愛滋機率比較高。
可是這個悲劇,無法苛責。其實大家出發點,都是好的。像捐贈者的媽媽發心救人;而捐贈者生前會隱瞞帶原,也是不忍母親傷心。就像開救護車的人,為了搶救病患闖紅燈,哪知天雨路滑翻車。我有個學生林雀,在鄉下二水衛生所當護士,有次護送病患到大醫院急救,結果出車禍死了,她才20幾歲,向誰訴不平?家屬忍心苛責嗎? 

主刀醫師很偉大

這些病患不移植,也可能死亡,這是一線生機,只是今天錯了,很讓人感傷。當大家都出於好意,可是沒這麼圓滿,還是要原諒。就確實檢討,把通報機制做好,下次不要再發生,不要再拚命往這些人身上丟石頭。你苛責那些醫師沒用,停業也沒用,台大已經是最好的團隊了。今天停業,那還在焦心等待器官捐贈的1800人怎麼辦?這問題,衛生署官員必須深思熟慮。
這些醫師真的是猛將,在公立醫院領死薪水,跟那些每天上電視說如何讓女人奶變大、屁股變翹的醫師比,偉大多了。當初得知有人願意捐器官,他們一定很興奮,摒除一切救人。醫師開大刀前,都是備戰狀態,不喝水、只吃點東西,就怕開到一半要上廁所;然後要培養情緒,要上刀了,家裡小孩、媽媽跟太太怎麼樣都不管了,一站就是好幾小時。像這次摘取捐贈者心臟那個成大醫師,半身泡在血水裡,你說他沒家人嗎?現在是開學日,那些護士應該回去幫小孩準備書包,但都在待命。
面對這個無法預期的不幸,我們只能更謙卑、戰戰兢兢。訓練一個醫師成熟不容易。我年輕時曾救個前置胎盤大出血的病人,雖然救回媽媽,胎兒卻因體重不足,沒救回來,我很痛苦,曾好長一段時間,不敢進產房接生,可是如果不是這些痛苦的經驗,我不會這麼成熟。想想當那些醫師護士在高速公路上奔馳護送器官時、挑燈夜戰開刀時,我們在幹什麼?所以,別把所有不幸都壓在這群人身上。 

記者陳玉梅採訪整理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時事] 人不是神 醫療錯誤天天發生


人不是神 醫療錯誤天天發生

  • 2011-09-01
  •  
  • 中國時報
  •  
  • 【溫啟邦】
     十年前美國科學院出版一份厚厚的白皮書,書名為《人就是會錯─建構安全的醫療體系》。其中評估美國每年因醫療錯誤而枉死的約有八萬人左右,每年光是治療吃錯藥引起的副作用,就花掉二千億美金;如果我們的醫療體系能有美國的安全水準,估計台灣每年至少會有七千人因醫療錯誤而枉死(每天二十人),吃錯藥的善後費用也多增加健保每年七百億的開銷(每天二億)。
     為什麼會有這些天文數字?為什麼我們的報紙少見醫療錯誤的報導?因為醫療錯誤是天天都在發生,不是新聞。而對愛滋病移植一事,舉國震驚,大加撻伐,使得台大醫院無地自容,「千錯萬錯都是台大的錯」,恨不得鑽到地底下。這般離譜當然是絕不該發生、是該杜絕重犯的任何機會。但是該檢討的,不應只是器官移植可能發生的錯誤,而是要檢討如何減少全民健保制度下的人為錯誤。
     全民健保制度是一刀的兩刃,我們過度強調它的好處,而忘了它的害處。台灣民眾已養成依賴習慣,靠看病吃藥,以為會變得更健康,其實並不盡然。看病吃藥真的有那麼必要嗎?國人每年平均看病十四次,比美國的三、四次每年多十次,我們也並不見得比美國人健康。國人吃藥吃掉健保資源的四分之一,此比例是美國人的兩倍,吃那麼多藥,不但不會更健康,其副作用、其人為錯誤,俯拾皆是,已嚴重傷害到國人。
     所謂「一招錯全盤輸」。全國各大醫院只要從事診斷治療的都不可避免,天天有小錯、偶而有大錯,看病次數愈多錯誤愈多,吃藥愈多錯誤愈多,是比中樂透更可預期,不足為奇。其實看病吃藥,只是治標,很難治本。要能提升健康,我們都想走近路、吃補藥、延年益壽。可惜我們科技再高、再發達,迄今仍無有效藥丸可吃長壽。惟只有多運動、戒菸、戒檳榔、減肥。其中運動最重要,台灣人特別不運動,因為健保制度並不鼓勵運動,它其實是萬靈藥、是仙丹。
     筆者上周發表的研究運動論文,全球都做了廣泛報導,但國人對該革命性的發現卻注意不夠。每天只要健走十五分,就可多活三年,可避免糖尿病、高血壓,也可防癌,每六名死亡可減少一名,每九名癌症可減少一名。其實每天刻意運動十五分,對所有人都好,包括對健康人有好處、對有病的人更好,所謂「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醫師對所有病人開此處方,有百益而無一害。每天刻意運動十五分是最低量,運動是愈多愈好,不要被「適量」運動的勸導所誤導,以每天運動一百分為上限目標,養成天天運動、愈多愈好的好習慣。
     不必吃藥就可強身,不必浪費時間看病、不必消耗健保每年千億的費用,就可提升健康生產力與經濟競爭力。最重要的是每天運動十五分,簡單易行,快樂自得,更沒有醫療錯誤與冤枉賠命的風險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專科醫師)

[時事] 改善器官移植制度 防悲劇重演


觀念平台-改善器官移植制度 防悲劇重演

  • 2011-09-01
  •  
  • 中國時報
  •  
  • 【李伯璋】

     我的同事從小就是唱詩班的好孩子,他胖胖的身材抱著小孩,真是幸福快樂,現在,他與台大移植同儕應該都有複雜心情。當天,因為捐贈者的血壓降低,所有移植團隊為了爭取時效,不讓移植器官因心跳停止而被放棄使用,如此的醫療作業為的是給予病人健康的生命。如今,有擔當的醫界主管更應該明事理,疼惜醫界精英,代我們對社會大眾做整體說明與致歉,並尋求制度改善。
     八月二十三日,成大派出六位醫療人員前往執行摘取心臟,同時,又有二十一位工作同仁在台南同步進行受贈者手術,大家十二小時的努力付出,是希望一位與他們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病人獲得健康。目前一切醫療給付完全來自健保,摘心手術費一五五九六元,是給予合作醫院,心臟植入手術費是八九三一七元完全不敷二十七人的人事成本,不符合醫療經濟效益。成大、台大醫院在醫院毫無保留的支持下,才能順利執行器官移植。
     現在的醫療環境充滿訴訟,不要認為「醫療疏失除罪化」是為了保護醫生,相對而言,那也是在為病人爭取更好的醫療環境。病人有病或病危才會來到醫院,醫師當然不是上帝,病人當然有機會發生死亡或傷害之結果。這筆帳都算到醫師頭上,醫療行為具有繼續性及同種反覆性,係屬於業務上之行為。檢察官與病人家屬引用法條,醫師應負較重之業務過失致死或致傷害罪責。強調課予刑事罪責可能只給醫師帶來精神上壓力,而實際上被判刑者仍屬少數。
     每次報載的醫療疏失天價賠償,我都心痛,法官的判決固有其法律依據,但是醫學生自有其感受。大家將心比心,要用幾輩子的薪水去換所謂「人命無價」?凡事有法可循,理性面對,應該避免以公權力傷害醫界同仁尊嚴。重罰台大行政管理,不該株連第一線醫療人員,誰能平撫這些病人、家屬、醫療人員身心受傷的烙印?
     我很感動同儕們說出「在病人面前,我們沒理由說出自己是受害者」,捐贈者術前會進行愛滋病檢查,這應是最具體判斷病人目前是否為愛滋病患(國內實際感染當然比疾管局監控個案為多)。A君病史在新竹馬偕醫院被長期追蹤治療,試問該院醫療人員有對他歧視嗎?他的姓名及病歷有關資料有被洩漏?事實上,A君因意外被送至南門醫院,假如他是因腦出血手術,醫療人員在手術過程中被針扎後,在醫療人員的防護作業準則下,才會對A君採血快篩B肝、C肝、愛滋病,對南門醫院醫療同仁的安全保護公平嗎?
     在保護病人隱私權下,醫療人員最有機會與病人的體液與血液接觸,在公益大於私益的比例原則下,應該保護他們有安全的工作權。除法有明文外,我們相信醫護人員從事神聖的醫護工作,不可能拒絕病人、排斥病人。國家法律應該給予醫療同仁知道何時要自我保護,社會大眾可以相互溝通風險管理,不要扭曲公平正義的相對人權。也請求衛生署與立委們深思這問題的嚴重性。
     (作者為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