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病患留不住 台北市醫恐息燈
林修卉
2006/08/25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併至今已經一年半,藥品、衛材、試劑等用品聯合採購後,共節省採購成本約新台幣七億八千餘萬元,因此台北市長馬英九公開贊許北市衛生局的改革成果,並列為任內重大政績。但統計資料顯示,市醫整併後,二○○四年與二○○五年的醫療爭議案件增加八○.四%,門診量下降七七.四%,營收減少十億多元,且今年上半年共有九十一位醫師及二○五位護理與醫技人員辭職。繼圓環、大橋市場及西門市場結束營業後,台北市立十處醫院也正逐漸邁向沒有醫生、沒有病人的息燈窘境。
年輕醫師不留 老經驗留不住
其實從二○○五年一月一日起,台北市政府推動市醫整併以來,便不斷出現市醫內部醫護人員的集體反彈聲浪,而許多醫療專業人員也對聯合醫院提出質疑,但馬英九、主導市醫整併的前衛生局長張珩,及現任衛生局長宋晏仁面對外界種種批評與撻伐時表示,「一個偉大的改革案推行時,反改革的聲浪出現是必然現象」。
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辭職醫師名單,今年上半年主動提出辭職的九十一位醫師中,服務不滿一年的就有三十三位,而任滿七年以上離職者就有十五位。台北市議員徐佳青在議會質詢時指出,「有經驗的醫師留不住,年輕的醫師不想留」,再這樣下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有一天會結束營業。
不過,宋晏仁卻表示,有些醫師離職不代表品質下降,反倒是讓原本沒有效率的醫師離開,而且聯合醫院組織修編本來就要減一千五百多人,目前已減少八百多人,仍有七百多人需要精簡。
一位已從婦幼醫院離職的醫生指出,市醫整併原意是要成立醫學中心,剛開始他滿心期待醫學中心增添設備、成立研究室,他便能做研究充實自己,但市醫整併後卻朝反方向進行,醫院未引入新設備,也不重視人才培育,只想從外面找醫生進來,結果這些新找進來的醫生全部都跑掉,甚至原本的醫生也覺得制度不對紛紛離職,導致醫院人力缺乏,不但泌尿婦科醫生會被指定兼做婦產科的子宮抹片,而講白一點也就是內科醫生必須兼做外科醫生的工作,結果內科醫生無法在自己的專門領域精進,因此許多人和他一樣決定換醫院工作。
低價藥品器材 病人沒安全感
徐佳青表示,一個具競爭力且具前景的公司,應是一個可以讓人才有憧憬也願意投入的地方,而人才也是一個組織茁壯的根基,人才與組織是相互共生的。但市醫開始推動改革後,內部缺乏溝通及完善的制度,導致市醫人員開始大量出走,而衛生局卻表示,市醫瘦身的結果,是改革目標之一,然而整併案提出、推行至今,市醫醫護人員的離職率卻年年攀高。
另一位台北市議員藍世聰也指出,當時張珩想引入陽明大學的人,並把聯合醫院委託陽明管理,結果空降的領導階層未帶來更多病人,反而造成人事管理不當,於是知名度高的醫生選擇自行開業,也就帶走一些病人。
藍世聰還表示,當初十家醫院變成一家,美其名是節省許多成本開銷,而藥品、器材的採購可大批進貨降低價錢,而市醫採購也全部以價格取決,但各廠牌藥品品質不同,因此原本看一次病即可治癒,現在病人要去好幾次病才會好,再加上醫院若找到價格更低的藥品,就不再採購原藥品,導致病人覺得「怎麼每次都在換藥」,乾脆換醫院看病比較保險。
再者,十家醫院整併為一家後,病人卻無法享受一家醫院的服務,因為各家醫院仍各自獨立運作,僅名稱整併,因此病人在A院區掛號卻不能到B院區看診,若想到B院區看診,仍得透過B院區系統才能順利掛號。
醫療品質不良 業績一落千丈
此外,台北市議員周威佑則表示,一個醫院最重要的服務,是提供讓民眾可以安心、安全的就醫環境及品質,但就衛生局醫療爭議調處的案件統計,市醫單在二○○三年發生的醫療爭議案為十三件,二○○四年增至三十三件,到了二○○五年更是增加到了四十一件,其中醫療行為產生的糾紛占最大多數,而這些都是經衛生局調處的醫療糾紛案,聯合醫院私了的數字還更多,顯示聯合醫院醫生大量出走後,醫療品質出現嚴重的危機。
台北市議員李建昌指出,值得信賴的醫生,是吸引民眾前往醫院就醫重大的原因,但醫療品質不良,導致聯合醫院的業積一落千丈,以二○○五年聯合醫院成立第一年與二○○四年市醫的營運量比較,門診量部分減少九十三萬五千一百五十三人次,因此收入少了十億多元。
李建昌進一步解釋說,聯合醫院是台北市政府的主辦醫院,當然不是以營利為導向,但市醫的改革帶來的人心向背,無法為市民健康把關,導致民眾不再相信市醫、不願到市醫就診,導致聯合醫院收入不增,醫生也因為沒有好的收入、無法得到民眾的信任,以及覺得沒有發展空間而紛紛求去,但市醫改革後的惡性循環仍在持續發酵中。
2004年~2006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離職數 |
2004上半年度
醫師105
護理314
醫技73 2004下半年度
醫師84
護理203
醫技59 2005上半年度
醫師103
護理209
醫技31 2005下半年度
醫師94
護理156
醫技15 2006上半年度
醫師91
護理187
醫技18 總計
醫師477
護理1069
醫技196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製表╱林修卉 |